對許多影片原創者來說,影音平台YouTube上充斥的侵權影片令他們頭痛;不過,許多著作權人現在卻轉而開始擁抱這類影片,因為他們能從中賺取廣告收入。
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上一向充斥許多由粉絲上傳、未經授權的影片,過去原創者大多會請影音平台立刻撤下這些侵權影片,以捍衛著作權。但現在網路瘋傳的洗腦神曲PPAP創作人PIKO太郎顯然不以為意。他受訪時曾透露,這部影片預算僅10萬日圓(936美元),就瘋傳全世界,網路真是讓他又驚又喜。他與所屬的Avex共同分享PPAP影片廣告的營收。
YouTube對廣告成本三緘其口,但根據該公司的計算系統,點擊率愈高的影片能分得愈多廣告費用,推估每次點擊成本介於0.025至1日圓,代表PPAP已有200萬至8,000萬日圓(約72.4萬美元)廣告營收入袋,而PIKO太郎和公司的總體收益可能更多。為更有效辨識及刪除未經授權的影片,YouTube已於2007年10月推出「內容識別」工具,這項工具也發展出其他功能—內容擁有者可以選擇在這些包含有版權內容的侵權影片放上廣告,並從中獲利。
資料來源:聯合財經網